搜索

林黛玉外貌描写原文(红楼梦写林黛玉的句子摘抄)

[复制链接]
查看75 | 回复0 | 2021-12-27 09:0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俗语说,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这是说,读名著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感和体会,各不相同,也就是古诗里说的”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。可能每个人读了红楼梦之后,自己心里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林黛玉形象。
  
  但不管我们心中的林黛玉长什么样,其实原文中,关于林黛玉的才貌,曹雪芹早就用十句话说得清清楚楚。黛玉进贾府一回,她在宝玉眼中,是这样的:
 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,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。态生两靥之愁,娇袭一身之病。泪光点点,娇喘微微。闲静时如姣花照水,行动处似弱柳扶风。心较比干多一窍,病如西子胜三分。
  这十句话,写出了林黛玉的眉目、五官、神情、病态以及动静时的姿态,脂砚斋批语道:此十句定评,直抵一赋。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句话,却可以看成是对黛玉外貌、才情最精准的概括,相当于她的一篇小传。
  
  第一句里说到了”似蹙非蹙”,什么是”蹙”呢?蹙就是皱的意思,也即颦,皱眉之意。宝玉见了黛玉之后,就曾说” 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,用取这两个字,岂不两妙!”古人也常用这个词来形容人皱眉时的神情。
  接着又说”罥烟眉”,曹公别出心裁地用”罥烟眉”来形容黛玉之眉,是说黛玉的眉毛极好看,就像一抹轻烟吊于额前,不浓不淡刚刚好。脂砚斋批曰:奇眉妙眉,奇想妙想。
  
  前两句说的是林黛玉的眉眼,眉尖若蹙,眉若轻烟,眉目含情,三四两句紧接着说的就是黛玉的多愁上和先天疾病。
  什么是”靥”呢?我们常用”笑靥如花”来形容女子美丽,笑起来像花一样漂亮。这里的靥用作名词,指的是黛玉两颊的酒窝。
  曹公说黛玉”态生两靥之愁”既写出了黛玉两颊的酒窝之美,又写出了她满面的愁绪,这种独特的面带愁绪的妩媚和风韵,把一个女子的美态写的淋漓尽致。
  “娇袭一身之病”也就是黛玉的先天不足之症,她自己曾说”我自来是如此,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,到今日未断,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,皆不见效。”有了愁绪已是令人怜惜,如今又添了病容,就更是让人怜之爱之。
  
  黛玉的”娇喘微微”更是随处可见,袭人曾说黛玉”饶这么着,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。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,谁还烦他做?旧年好一年的工夫,做了个香袋儿;今年半年,还没见拿针线呢。”王熙凤也说她”是美人灯儿,风吹吹就坏了”可见黛玉之体弱。
  
  七八两句说的是黛玉之静和动,她本就是”美人灯儿”,娇弱无力,常年吃药,且”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,必犯嗽疾。”又是个”天性喜散不喜聚的”,所以黛玉时常在潇湘馆静养,每每不过读书写诗,偶尔逗鹦鹉,葬落花,以此打发时光。
  
  古人认为心窍越多越有智慧,所以用”一窍不通”形容人愚钝,用”七窍玲珑心”形容人聪明,而曹雪芹形容林黛玉,说她比比干还多一窍,显然是赞美黛玉天资聪颖过人。
  “病如西子”的典故,是说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,相传她心痛时”捧心而颦”,就是皱着眉捂着肚子的神情,吴王夫差就觉得很美,故后来常用”病西施”来形容人的病态美,也才有了”东施效颦”的成语。
  
  黛玉天生体弱多病,又生的”眉尖若蹙”,所以曹雪芹用西施之美来形容她,再恰当不过,且她比西施还”胜三分”,黛玉的三分胜在哪呢?从古代的审美角度来说,她胜在了出身和才情上。
  综上我们看,曹雪芹用十句话,写出了黛玉的眉目之美、两靥之愁、一身之病、才比比干的心窍、美胜西施的病态,一个完完整整,清清楚楚的林黛玉形象跃然纸上,如在眼前。
  

版权声明:

本文内容由晴雪网注册用户自发贡献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晴雪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其著作权,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该作者有涉嫌侵权违法的行为,请立即请联系管理员以及时处理,一经查实,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违法内容!

注意事项:

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请勿轻信!请谨慎鉴别!请不要轻信页面中的信息,尤其是其中关于功效、疗效、链接、教程、地址、联系方式(QQ、电话、二维码、微信号等一切联系方式,特别是涉及到付款、输入隐私信息的操作)等信息!

晴雪网一个信息分享平台,为您提供精准各种百科知识、生活常识、诗词语句、趣味故事等潮流时尚知识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