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形容鸟儿叫声好听的词语(赞美小鸟叫声的词语)

[复制链接]
查看75 | 回复0 | 2021-12-24 13:5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喜欢宋词,
  喜欢柳永“晓风残月”的柔美,喜欢李清照“人比黄花瘦”的伤怀,
  喜欢秦观“朝朝暮暮”的感慨,喜欢辛弃疾“金戈铁马”的豪迈。
  总有一句宋词,动人心怀,
  想不想亲笔填一阙词。
  《向上吧诗词》冠军杨强老师,教你学填词。
  点击下方图片,看免费课程吧!
  
  无蝉鸣,不夏天
  蝉,夏天最热烈的歌者。伴随着炎热,它把盛夏颂唱得沸腾而欢乐。天气越热,蝉鸣越响。
  蝉噪林逾静, 鸟鸣山更幽。
  ——【南朝·梁】王籍《入若耶溪》
  绿槐高柳咽新蝉,薰风初入弦。
  ——【宋】苏轼《阮郎归·初夏》
  泉溜潜幽咽,琴鸣乍往还。
  长风翦不断,还在树枝间。
  ——【唐】卢仝《新蝉》
  侯家大道傍,蝉噪树苍苍。
  ——【唐】 杜牧《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》
  
  古语云:蝉始鸣,半夏生。夏至刚到,蝉就忍不住昭告天下:夏天来了,夏天来了……都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,可蝉却不管,把这个消息说上一整个夏天。
  绿槐高柳咽新蝉。薰风初入弦。
  ——苏轼《阮郎归·初夏》
  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
  —— 宋 · 辛弃疾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
  荷香清露坠,柳动好风生。
  微月初三夜,新蝉第一声。
  乍闻愁北客,静听忆东京。
  我有竹林宅,别来蝉再鸣。
  ——【唐】白居易《六月三日夜闻蝉》
  绿槐阴里一声新,雾薄风轻力未匀。
  ——【唐】来鹄《闻蝉》
  坐惜时节变,蝉鸣槐花枝。
  —— 【唐】白居易《思归-时初为校书郎》
  
  总有一声蝉鸣,一马当先、先声夺人地领唱,一句三叠,高低分明,然后才会引来万声相竞,万句相和,若金声玉振,不绝于耳。
  新蝉噪晴午,余响藏深幽。
  ——宋·文同《夏树》
  露涤清音远,风吹数叶齐。
  声声似相接,各在一枝栖。
  ——【唐】薛涛《蝉》
  万树鸣蝉隔岸虹,乐游原上有西风。
  ——【唐】李商隐《乐游原》
  林断山明竹隐墙,乱蝉衰草小池塘。
  ——【宋】苏轼《鹧鸪天》
  
  童年的夏天,是从一声蝉鸣开始的。斑驳的树影,柔软的熏风,还有清脆婉转的鸟叫声。时间总是过得很慢,抓住一只蝉,就以为抓住了整个夏天……
  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。
  意欲捕鸣蝉,忽然闭口立。
  ——【宋】袁枚《所见》
  满地凌霄花不扫,我来六月听鸣蝉。
  —— 宋 · 陆游《夏日杂题》
  竹里缲丝挑网车,青蝉独噪日光斜。
  —— 唐 · 李贺《南园十三首》
  蝉活一夏,人活一生
  生而为蝉,所要经历的生命成长到蜕变的过程也是不易。
  一只蝉从幼虫羽化而来,通常需要在地下蛰伏几年甚至十几年,穿越过如此绵长而又痛苦的等待,才能破土而出飞上高枝,寿命也只有一个夏天。
  唯夫蝉之清素兮,潜厥类乎太阴。
  在盛阳之仲夏兮,始游豫乎芳林。
  实澹泊而寡欲兮,独怡乐而长吟。
  声皦皦而弥厉兮,似贞士之介心。
  内含和而弗食兮,与众物而无求。
  栖高枝而仰首兮,漱朝露之清流。
  隐柔桑之稠叶兮,快啁号以遁暑。
  ——【东汉】曹植《蝉赋》
  先秋蝉一悲,长是客行时。
  —— 唐 · 张乔《蝉》
  
  朝饮甘露,暮咽高枝,夏生秋亡,终若止水。正因为早已了悟岁月苦短,生之不易,蝉,才会朝吟晚歌,激情奏响夏日绝唱。
  蛰伏、破土、解脱。用一生换来短暂的高歌。它的歌唱,也许是无意义的,但它来过,就已足够。
  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
  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
  ——【唐】虞世南《蝉》
  本以高难饱,徒劳恨费声。
  五更疏欲断,一树碧无情。
  薄宦梗犹泛,故园芜已平。
  烦君最相警,我亦举家清。
  ——【唐】李商隐《蝉》
  高树蝉声入晚云,不唯愁我亦愁君。
  何时各得身无事,每到闻时似不闻。
  —— 唐·雍陶《蝉》
  
  《庄子·秋水》有云:“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”,蝉不过一秋,人不过一世。一秋虽短,可尽鸣其声;一世虽长,但难留吾名。
  可见生命的意义在于价值,碌碌无为,蹉跎尘世者,终沦庸人也!
  
  蝉中,有禅
  蝉的一生,大多时间在泥土中度过,但待其蜕变为蝉时却攀于枝头、远离浮尘,只以树汁露水为食,怀着满腔的热情歌尽生命悲欢,正可谓出淤泥而不染,虽活在尘世中,却不近世俗。
  
  古人认为蝉居住枝头,食干净的露水,不食人间烟火,其所喻之人品,自属于高洁的象征。因此,蝉往往被赋予隐士般孤傲、脱俗的高风逸韵。
  蝉,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意象。因其叫声凄惨,可用来表现凄楚哀婉之情。
  一声清溽暑,几处促流身。
  志士心偏苦,初闻独泫然。
  ——【唐】雍裕之《早蝉》
  早蝉孤抱芳槐叶,噪向残阳意度秋。
  也任一声催我老,堪听两耳畏吟休。
  得非下第无高韵,须是青山隐白头。
  ——【唐】贾岛《早蝉》
  西陆蝉声唱,南冠客思深。
  不堪玄鬓影,来对白头吟。
  露重飞难进,风多响易沉。
  无人信高洁,谁为表予心。
  ——【唐】骆宾王《在狱咏蝉》
  
  蝉,通常称”知了”,因与佛家用语中”禅”的音相同,而被寓意为 “知了”:知是智慧,了是觉悟。
  蝉的乐章,是鸣、嘶、哀,或是歌、噪、吟,蝉即禅,禅意人生。
  高蝉多远韵,茂树有余音。
  ——【宋】朱熹《南安道中》
  蝉蜕尘埃外,蝶梦水云乡。
  —— 宋 · 张孝祥《水调歌头·泛湘江》
  艳花那胜竹,凡鸟不如蝉。
  —— 唐 · 司空曙《江园书事寄卢纶》
  
  参禅”与“听蝉”,几为一体,几为一事。
  禅者,怀抱清幽,怀抱的禅静,胸中便了无一尘了。
  侵晓堆桅坐,蝉声出树林。
  分明宣祖意,何处有凡心。
  历历消清梦,悠悠助独吟。
  时人皆共听,谁谓少知音。
  ——【明】空室禅师《闻蝉》
  抱叶寒蝉静,归来独鸟迟。
  —— 唐 · 杜甫《秦州杂诗二十首》
  人世会少离多,都来名利,似蝇头蝉翼。
  —— 宋 · 范成大《念奴娇·水乡霜落》
  
  关于“蝉”与“禅”之间的关系,有人留下这样一首妙诗:
  要悟禅机先悟蝉,知了二字莫轻言。
  禅本无形依万物,蝉虽草虫历千险。
  意乱清音增烦恼,心静蝉声伴安眠。
  若有若无随心性,蝉声便是无字禅。
  人生如蝉,亦如禅。所有面向苦难的修行,都是为了更好地活着。
  “虫成蝉是身体的重生,人入禅是灵魂的涅槃。”
  炎炎夏日,且听蝉吟——
  领悟生命的纯粹,感受悠悠的禅意。
  本文来源: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。
  

版权声明:

本文内容由晴雪网注册用户自发贡献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晴雪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其著作权,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该作者有涉嫌侵权违法的行为,请立即请联系管理员以及时处理,一经查实,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违法内容!

注意事项:

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请勿轻信!请谨慎鉴别!请不要轻信页面中的信息,尤其是其中关于功效、疗效、链接、教程、地址、联系方式(QQ、电话、二维码、微信号等一切联系方式,特别是涉及到付款、输入隐私信息的操作)等信息!

晴雪网一个信息分享平台,为您提供精准各种百科知识、生活常识、诗词语句、趣味故事等潮流时尚知识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